說起教育行業,其實有其特殊性,覆蓋面廣與水平不均的矛盾,追求高品質和低成本的矛盾等等,再加上多年以來對投影、液晶等產品形態的使用習慣,LED屏要真正在教育行業站住腳,其實并不算是件容易事。不過,萬事開頭難,在推廣初始階段,不妨先定他一個小目標“一校一屏”。
為什么是一校一屏?首先,與市場成熟度很高的投影、液晶屏相比,當前LED屏的成本還是相對較高的。而教育行業的主要模式是批量采購,即面向每間教室的普及型使用。而在這類對尺寸要求相對較小的應用上,LED屏在成本上并沒有優勢。在教育經費有限的前提下,大批量采購難度不小。
那么,既然小尺寸批量采購不容易突破,就想辦法在大尺寸單項采購上做文章,最起碼,讓每所學校至少擁有一塊屏,一塊大屏,可以是用在禮堂、大型會議室、大型階梯教室這類對面積要求較大的場景。因為這類場景通常需要百吋以上的觀看尺寸,對于效果、可視角度,特別是與手機、平板等設備的實時互動,以及觸控操作有較高的要求,相對來說,成本敏感性較低,而這些要求恰好落在了LED屏的優勢領域。至少在百吋以上無縫大畫面,滿足明亮環境下使用這方面,LED屏可以說是獨領風騷。
事實上,伴隨技術指標的持續進步,如今的LED屏在滿足教育行業細分使用需求方面,并不比其他技術差。譬如,在畫質方面,已可以輕松實現4K、8K等超高清分辨率;護眼方面,可將藍光傷害降至幾乎與觀看紙質書籍無差;此外還可以搭載裸眼3D、AI等技術,營造新的教學方式,等等。這些,都賦予了LED屏在教育行業立足的資本。
一校一屏,看似是個小目標,其實不可小覷。據2022年3月1日教育部發布的2021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主要結果,去年我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2.93萬所。如果按照每塊屏萬元以上粗略估算,普及一校一屏約可帶來數十億,甚至上百億的市場需求,相當于再開啟了一個專業顯示市場的規模,前景還是十分可期的。
事實上,去年5月,遼寧財貿學院一次性采購了106臺艾比森KLion系列智能會議屏,這不僅是艾比森在教育領域的首次大規模LED屏采購需求,也是國內教育領域的首次大規模LED屏采購。此事的典型意義在于,為LED屏大規劃進軍教育行業首開先河。

可以說,在技術上,我們早已準備好了,缺的只是一個契機。一校一屏,或許是個不錯的突破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