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尺寸變小,并不意味著設計制作更容易。2.1萬余顆LED燈珠,由810條不同規格的線路串聯成網狀結構。技術團隊采用9條主線索承重,通過聚氨酯柔性包塑鋼絲將燈珠“織”成一張網,這種網狀結構的柔軟性好,并能抗拉、抗疲勞、抗沖擊。開幕式“冰五環”的電池系統也被移植過來,為燈珠和播控系統提供長時間不間斷供電。
“要想實現星星點點的閃亮效果,燈珠外面就不能有包裹。”航天科技集團一院15所項目指揮曹嶺說,不同于開幕式“冰五環”的顯示屏有柔光外殼保護,“夢幻五環”的燈珠直接暴露在嚴寒的空氣中。這與2008年夏季的環境條件截然不同,在低溫環境下,部分電子元器件容易發生損壞或性能下降。為保證“夢幻五環”以最好的狀態展現,所有元器件都必須經過零下30度的低溫測試才能“上崗”。
亮相前,五環依然像開幕式一樣藏身地屏之下。為了符合新五環的儲存要求,地下空間要進行針對性改造,為此,技術團隊共拆卸、復原了約2500余平方米的舞臺。
“每個舞臺面板在重新安裝時,如果出現高度差,勢必會影響整體的效果,還會影響到演員的安全。”曹嶺說,留給技術團隊進行施工改造的時間只有7天,期間還遇上了虎年的第一場雪,“這7天,我們幾乎是24小時連軸轉,把時間搶了出來。”施工如期完成后,地屏平整度再次達到了演出要求。
從地下升起的“夢幻五環”,還面臨著最后一個考驗。為了實現舞臺整體效果的完美融合,五環點亮后,其亮度需要配合地屏、火炬進行適時調整。但由于地屏運行時會產生大面積的信號干擾,演出現場的通訊頻段也多達兩千余個,曹嶺表示,技術團隊為五環升級了控制系統,并配備了能實現8千米傳輸距離的抗干擾無線電臺,必要時還可以實現手動點亮,“就像航天發射一樣,保證萬無一失。”
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| 記者 劉蘇雅
編輯:蔡文清
流程編輯 邰紹峰